鍋爐酸洗緩蝕劑使用技巧
鍋爐使用過程容易形成水垢,水垢的產生將會使傳熱效率大幅度降低,從而增加能耗。清除水垢最簡單、有效、經濟的方法就是使用鹽酸對鍋爐進行酸洗,將水垢溶解后排出。但是用鹽酸進行酸洗時,鹽酸不僅會溶解水垢,同時會腐蝕鍋爐內膽,使得鍋爐內膽減薄,長期如此,會導致鍋爐內膽不能耐壓,發生破裂。因此,用鹽酸酸洗鍋爐時,都要使用酸洗緩蝕劑。但是使用鍋爐酸洗緩蝕劑時,相關事項需要注意,只有正確使用酸洗緩蝕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我們就將鍋爐酸洗緩蝕劑的使用技巧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同時也解答了一些大家的疑惑。
1、在常溫下進行鍋爐酸洗,評價鍋爐酸洗緩蝕劑性能時需要在多少溫度下評價? 由于對鍋爐酸洗是在常溫下進行的,因此篩選酸洗緩蝕劑時,很多人就直接在室溫下對鍋爐酸洗緩蝕劑進行實驗室評價,結果發現很多在實驗室評價條件下效果很好的鍋爐酸洗緩蝕劑在實際使用時效果很差,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鹽酸與水垢之間的反應是放熱反應,而由于鍋爐內膽是個密閉空間,并且保溫效果很好,因此鹽酸與垢反應放出的熱將會是酸液溫度升高,酸液的溫度最高可以升高到60度,因此,在評價鍋爐酸洗緩蝕劑時,評價溫度應該不低于60度。
2、必須考慮鐵離子對鍋爐酸洗緩蝕劑的影響 在酸洗過程中,酸液不但會溶解水垢,同時會溶解部分鐵的氧化皮,從而生成鐵離子。三價鐵離子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容易影響酸洗蝕劑的性能。很多酸洗緩蝕劑在實驗室評價時,由于沒有考慮到鐵離子的影響,結果現場使用時效果很差,因此在實驗室評價鍋爐酸洗緩蝕劑時,應該將鐵離子的影響考慮進去,可以在評價時在酸液中加入部分三氯化鐵。
3、酸洗結束后得后處理必須重視 酸洗結束后,盡管對酸洗液進行了排放,但是鍋爐內膽中依然存在著少量酸液,但鍋爐正常使用時,由于溫度高,這些殘留的酸液會對鍋爐造成嚴重的局部腐蝕,因此酸洗結束后,必須進行后續處理。首先應該用清水反復清洗鍋爐內膽,清洗結束后再用弱堿進行中和,最后還應該加入少量鈍化液,對鍋爐內膽進行鈍化,這樣可以延長鍋爐的使用壽命。
本文版權為荊門鑄鼎新材料有限公司(www.shundabxg.com)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2013年9月19日
|